在新学期全体教职工大会上的讲话
校 长 郁钟铭
(2018年8月17日)
各位老师、同志们:
今天,召开全校教职工大会,主要目的是总结回顾上半年工作情况,部署安排做好下半年工作。稍后,培新书记还将作重要讲话,希望大家认真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讲三个方面的意见。
一、同心图强,奋力拼搏,上半年工作总体成绩喜人
今年上半年,全校上下按照年初既定的工作目标,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各项事业发展呈现出持续向好的发展势头,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坚持学科专业建设和科学研究同步推进,内涵建设稳步加强。一是学科专业进一步优化。有效整合全校资源,通过分析论证遴选出材料科学与工程、地理学为学术型学位授权建设点,教育硕士、工程硕士(电子信息)为专业学位授权建设点予以重点建设。对获得省级立项的教学工程建设项目和“一流大学”建设项目给予经费配套,持续推进“双一流”大学建设。获批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公共关系学、艺术教育3个专业并于今年开始招生。汉语言文学、学前教育、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3个专业作为我校2018年一本批次招生专业。在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外国语学院两个学院首次开展大类招生试点工作,推进实施大类招生培养。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批准开展国际本科学术互认课程项目。对师范类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重构,制定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工作方案,并开展校内自评。获6项全省第九届高等教育教学成果,5项全省第四届中小学(幼儿园)教育教学成果奖。二是创新创业教育进一步强化。正式成立创新创业学院,在全省高校率先实现全数字化管理创新创业工作,并作为省属高校共青团创新创业观摩指导试点单位,团省委书记涂妍等领导出席了双创学院揭牌仪式。将创新创业训练营学分纳入2017级人才培养方案,努力实现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融合。三是科研水平进一步提升。科研成果快速增长,获各级各类科研项目63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项目5项(立项公示),省级科研项目11项,厅级科研项目42项,横向项目6项。加大科研平台的培育建设力度,贵州省低成本物联网科技创新发展服务平台获省发改委备案。
坚持人才培养和师资建设同步提升,发展力量持续壮大。一是学生综合素质稳步提升。我校2018届本科毕业生共计3007人,2801人获学士学位,省级优秀大学毕业生91人。注重实践育人,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各类竞赛活动并取得了较好成绩,获省级以上创新项目竞赛92项、学科竞赛248项、文体竞赛232项。在第三届2018“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贵州省决赛中,获一等奖3名,二等奖3名,为贵州高校最好成绩。以服务社会为己任,积极发挥高校服务地方优势,选派500余名志愿者参与2018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等活动的志愿服务。二是人事制度改革持续深化,根据岗位聘用聘期考核的有关规定,有序开展第二轮岗位聘用聘期考核工作,合格率达99.7%。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对二级学院及各部门岗位进行科学设置,并作为学校即将启动的第三轮岗位聘用工作的重要依据。三是师资队伍建设逐步加强。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上半年共引进博士4人,本校培养博士3人,柔性高层次人才2人,公开招聘紧缺专业硕士47人。加强教师培养培训,组织646名教师参加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骨干培训培训、“双一流”教师强化培训、跟岗锻炼、外出访学等,选派53名青年教师参加校内行政岗位实践锻炼。实施师德师风年建设活动,建立和完善教育引导、宣传表彰、考核评估、监督惩治相结合的师德师风建设工作机制。辅导员谭丽琼被提名为第九届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并获贵州省第四期辅导员年度人物。
坚持社会贡献和开放办学同步发力,服务质效逐步提升。一是精准扶贫工作扎实开展,选派7名年轻干部开展第二轮驻村帮扶工作,进一步加强驻村力量配备,继续推行“1+1+N”集团帮扶模式,形成全员参与扶贫工作格局。在校内建立校农结合直销点,以此帮扶扶贫点农产品的销售和满足学校教师生活采购需求。我校同步小康驻村工作组被评为“2017年铜仁市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在全省脱贫攻坚表彰大会上,我校熊德永获“全省脱贫攻坚优秀村第一书记”,唐凯获“全省脱贫攻坚优秀共产党员”,继续教育学院党委获“全省脱贫攻坚先进党组织”。二是大学科技园各项建设与运营工作有序推进,被评为贵阳市首批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成为贵州省大学科技园11家联盟成员单位。三是继续推动研究生教育,完成与贵州师范大学联合培养20名教育硕士研究生的招生工作。四是加强留学生管理工作,举办我校第一届世界文化交流会,促进留学生和我校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五是提高开放办学的水平,承办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国家公园管理分论坛、第十一届“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开幕期项目——华文教育学校校长论坛。与泰国洛伊皇家大学续签合作备忘录及交换学生项目协议。选派21名学生赴泰国实习,接收9名泰国学生来我校学习,选派13名学生赴台湾交流学习,选拔21名学生赴青岛大学交流学习。举办第十六届全国高校现代汉语教学研讨会、贵州省物理学会第九届常务理事会、高校名辅导员工作室研讨会等大型会议和活动。
坚持综合改革和民生工程同步强化,创新活力有效激发。一是组织实施二级学院优化整合工作,教学机构由15个调增至17个,进一步释放了学校办学活力。二是6月初我校被省教育厅列为我省第二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型发展试点单位,确定了转型发展时间表、路线图、责任人,力争在办学模式改革、应用技术人才培养、社会服务能力提升等方面取得明显进展。三是全面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贯彻落实依法治校方略,修订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以及党委会和校长办公会议事决策制度等,进一步明晰议事决策内容、程序和要求,提高依法办学、依法治校的水平。上半年共召开16次党委会,7次校长办公会。四是在充分论证和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学校发展实际,学校对“十三五”改革和发展规划目标、任务举措等部分内容进行了修订,进一步做好学校顶层设计,完善内部治理机制,明确了学校发展方向。五是顺利通过德国复兴信贷银行促进贷款项目专家组考察并签署了会议纪要备忘录。德国促进贷款项目的取得,将大力推进我校产学研基地及工程实训中心项目建设,进一步改善学校办学条件。六是完成老校区(小河校区、河滨校区)资产移交工作,顺利收回中天城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控股的贵州文化产业股份有限公司土地出让金1.2亿元,推进了学校化债工作,解决了学校急需的建设经费,保障了学校的良好运转。七是立项建设上跨高新北路桥梁工程,方便公租房教师的安全出行。
坚持党建和思政工作同步加强,工作基础不断夯实。一是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校把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和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重要讲话精神等作为校院两级中心组学习、党支部组织生活、教职工政治学习重要内容,纳入思想政治理论课、形势与政策课、党课、主题团日、社会实践活动等教育环节,通过“学习新思想千万师生同上一堂课”宣讲会、座谈会、研讨会、报告会、演讲比赛等多种形式,组织师生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进一步增强了广大师生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二是认真学习省委书记孙志刚到我校考察调研讲话精神。孙志刚书记在五四前夕亲临我校调研指导,重点考察了学校创新创业工作,对我校“双创”工作予以充分肯定,并提出“加强创新、拓展应用”的希望,对我校为全省培养输送大量中小学名师、名校长,致力于服务基础教育工作表示赞许,并勉励我校学子在新时代不断学习进步,在新时代干出一番事业。随即,学校通过召开党委中心组集中(扩大)学习,组织师生开展主题党、团日活动等方式,对志刚书记到我校考察调研讲话精神进行了传达学习,将志刚书记的问候和期望传递给每一位师生,进一步增强了全校师生推动“双一流”建设和“双创”工作的信心和决心。三是基层党建工作进一步加强。自2017年10月起,在全校89个基层党组织中开展为期3年的标准化建设活动,构建了党建标准化、工作保障和党建活力“三三”联动体系,推动学校基层党建工作全面提质升级,并得到教育厅的肯定和支持。四是党风廉政建设深入推进。制定巡察工作实施办法和方案,开展为期半年的学校内部巡察工作。实施2018年我校“廉政文化进校园”系列活动。召开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会议,落实党建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170份。全面开展作风建设突出问题自查自纠工作。扎实推进干部约谈常态化,半年来共约谈各类人员371人次。五是宣传思想工作强劲有力。建设学校新闻中心,统筹新闻网、校报、官微、广播电台、电视台五位一体校园媒体融合发展,整合发挥宣传力量。我校创新创业与扶贫工作对外宣传有声有色,获中央电视台、贵州电视台、贵州日报等媒体多次报道。申报教育部“中华传统文化育人基地”、教育部“三全育人”示范点及全国党建工作示范高校。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主义”“四进四信”等主题教育实践活动1052 场次,涉及43808人次,引领青年学生坚持爱国主义和爱党、爱社会主义相统一。5月3日,承办全省青年大学习主题团日活动,获得省委书记孙志刚一行领导的好评。获“崔忠伟劳模创新工作室”称号,至此我校已有姜金仲等劳模创新工作室4个。
二是认清形势,理清思路,切实增强做好下半年工作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
上半年的工作是出色的,成绩是出彩的,但是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校的内涵建设与兄弟院校之间还有较大的差距,学校的发展还存在问题,如教育综合改革还需进一步深化,师资队伍建设还需进一步加强,学科专业结构还需进一步调整,社会服务能力尚需进一步增强等等,学校改革、建设、发展的任务依然艰巨,形势仍然严峻。
今年6月,教育部召开了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这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首次针对本科教育召开的工作会议,明确大学的根本任务是人才培养,要坚持“以本为本”和“四个回归”,这对我们来说是重大机遇也是挑战。而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师范类专业标准认证和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这三项工作是摆在我们面前最现实、最直接的任务,能否通过评估认证,直接关系到学校的生存和发展。
因此,学校建设的发展要求我们不断增强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不松懈,不放弃,努力在提高质量、优化结构、加强队伍、科学管理、营造环境等方面下功夫,做文章,求突破,推动学校取得新成绩,得到新发展,实现新跨越。
三、突出重点,狠抓落实,确保全年目标任务圆满完成
截止目前,我们已完成“双过半”的任务,下半年是我们大有可为、大有作为的窗口期和机遇期。我们要突出重点,狠抓落实,概括起来就是:围绕一个目标,抓好两件要事,提升三个水平,推进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围绕年度工作目标,强化责任担当,狠抓工作落实
各学院、部门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做到目标不改,任务不减,决心不变,对照学校2018年工作要点和各学院、部门年度工作计划,拉高标杆,自我加压,主动作为,对各项工作再梳理、再研究、再细化,用扎实的措施抓好落实,突出重点,狠抓落实,确保各项工作任务不折不扣地落实和完成。
(二)切实抓好“十三五”规划各项子规划的修订和建校40周年发展论坛筹备工作
切实抓好修订“十三五”规划各专项规划,推动学校科学发展。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学校发展实际,在充分论证和深入调研的基础上,修订好《贵州师范学院“十三五”学科建设与发展规划》《贵州师范学院2016-2020年专业建设与发展规划》《贵州师范学院2016—2020年教师队伍建设规划》《贵州师范学院“十三五”校园建设规划》等专项规划。
切实抓好建校40周年发展论坛筹备工作。以回顾办学历程,展示办学成就,加强校友联谊为指导思想,办好建校40周年发展论坛活动,进一步增强广大校友对母校的认同感,增强学校的凝聚力,提升办学实力和社会影响力。举办“1+1+3+N”庆祝活动,即贵州师范学院发展论坛大会+建校40周年文艺晚会+优秀校友论坛、教育论坛暨中小学校长论坛、地方本科院校发展论坛+围绕建校40周年转制10年,各二级学院系列主题活动,多形式、多角度、多层次展示师院建校40年和转制10年风采。充分利用各类媒体资源做好建校40周年发展论坛专题宣传;编辑出版校友工作刊物;发布系列纪念丛书和宣传视频,举办书画、摄影作品展,营造浓厚校庆氛围。
(三)提升三个方面的建设水平
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大力实施卓越人才培养计划,优化课程体系结构,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加强校校、校地、校企合作,加强实践教学资源建设。继续深入推进教学工程建设项目和“一流大学”建设项目,积极建设数字教学资源平台,进一步加强教学团队、教学名师(中青年教学骨干)、一流课程建设、一流专业建设。继续推进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专项资金和德贷项目平台建设。
提升学科建设和研究生教育水平。分层分类抓好学科建设,继续推进区域内一流建设培育学科建设工作,做好相关省级重点学科中期检查、结题验收等工作,完成校级重点学科遴选调整工作。围绕各重点学科建设各项工作,开展学科团队的遴选、建设和管理工作。重点抓好材料科学与工程等4个硕士学位授权点的建设工作。做好与贵州师范大学联合培养教育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工作。推动与贵州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院校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工作取得新进展。
提升科研能力水平。修订科研成果奖励办法、知识产权保护等规章制度,进一步规范科研管理工作。加强对各级各类科研平台的管理,加大平台的培育建设力度,力争厅级、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技术应用服务中心、人文社科示范基地等获批立项1个以上。加大2019年度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项目、教育部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高层次项目申报,力争科研项目立项数量有增长。继续推进创新创业发展,加强与地方政府和企业科研合作,提升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四)扎实推进四个方面的工作
扎实推进师资队伍建设。继续实施师德师风年建设活动,将师德规范融入人才引进、课题申报、职称评审、导师遴选等评聘和考核各环节,实施师德“一票否决”。继续实施“青年教师素养和能力提升工程”, 加强“双师双能型”教师、思想政治课骨干教师、辅导员骨干、教学管理队伍、实验教师等培养培训,切实提升教师队伍的素养和能力。科学设置二级学院及各部门岗位,盘活存量,精简效能,扎实开展第三轮岗位聘用工作。进一步完善绩效考核和分配方案,发挥绩效激励杠杆作用。
扎实推进师范类专业标准认证和师范专业实训中心建设。做好“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作为贵州省首批师范类专业的“样本试点”的认证申报工作,按照认证工作方案稳步推进学校其他师范类专业认证的其他相关工作。在师范教育示范中心综合大楼建设约2600平米的师范实训中心,利用德国促进贷款项目投入2000万元用于设备购置,通过师范实训中心的打造和实施,为教师提供良好的教学科研环境,为学生提供先进的实习实训基地,进一步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
扎实推进对外合作交流。继续加强与青岛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对口帮扶学校的联系与合作。进一步拓展与台湾屏东大学等国(境)外高校的合作交流,实施好与泰国等国(境)外大学交换学生项目,推进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组织的国际学术互认项目,积极拓展中外合作办学渠道。做好留学生招生与管理工作,提高境外学生管理服务水平。以开展海外华裔青少年中国寻根之旅秋令营等活动为载体,进一步做好“华文教育基地”建设工作。
扎实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各项管理服务工作。坚持立德树人,继续巩固并完善“大思政”格局,把思想政治工作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实现教学科研、管理服务过程全覆盖;继续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打造体现时代特征、彰显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品牌。进一步转变学生工作理念,把工作着力点和落脚点从学生管理逐渐转到学生服务和引导上来。精心组织好新生进校、入学教育和军训等活动;进一步完善贫困生资助体系,抓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切实抓好2019届学生创业就业指导,进一步提升毕业生就业质量。做好资金筹措和调度,提高预算的执行效率,超前做好2019年预算编制工作;继续加强审计、国有资产管理,加大资源整合力度;加强重点服务保障部位的建设,不断提升后勤保障服务水平。加快推进综合楼、校史馆、贵州教育史馆和“印山广场”建设进度;继续改善校园网管理运行质量,加强校园网络管理和监督,完成一卡通的重建工作;持续改进服务模式和方式,提高图书资料及电子资源服务水平。进一步加强校园安全保卫、综合治理工作。
老师们,同志们,方向已经明确,任务贵在落实。新学期、新学年已经开始,希望全体教职员工能够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一起,坚定信心、把握机遇、迎接挑战、再创佳绩,全面完成年度各项工作目标。